3月24日上午,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资深教授葛剑雄博士在学校红满堂作了“中国的形成及其疆域的变迁”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校社科处、人文与法学学院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承办。人文与法学学院杨乃良院长主持开场。来自校内校外的200多位师生聆听了讲座。
人文学院杨乃良教授主持开场
葛剑雄教授从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何尊铭文开始讲解“中国”的来历。然后,他单独介绍“中”、“国”二字的含义。葛剑雄教授然后从政治含义、民族含义、文化含义、地理或地域含义4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国”的含义,认为1912年后“中国”开始成为国家名称。
葛剑雄教授正在作学术演讲
接下来,葛剑雄教授以大量图片展示了从秦到民国疆域的变迁,他认为中国从秦统一到现在文明能不中断,疆域逐渐扩大并固定下来,主要由下面3个原因。第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其中汉族起主体作用,少数民族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农业区的形成和扩展,牧业区和形成和扩展,农业与牧业间的相互依赖,内地与边疆间的相互依赖,地理障碍的克服土地与资源利用的扩大和深化。第三是历代王朝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历代帝王及时调整民族关系,实行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重视中华文化的作用,积极的移民政策,有理有节的对外政策等等,都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最后,葛剑雄教授还分析了晚清以来国土受西方列强侵夺的事实。他认为主要原因是:落后腐败导致国土沦丧,比如闭关锁国、东北封禁和“四裔”观念的消极影响,最终导致了帝国主义瓜分,两次世界大战还成为大国交易的牺牲品。
在讲座过程中,葛剑雄教授历史地理知识娴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常识来解释过去,众多史料信手拈来。葛剑雄教授虽年逾70岁,但他思路清晰、严谨,声音洪亮、有力。整个红满堂座无虚席,过道旁边也站了很多同学。他的讲座博得了老师、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整个红满堂座无虚席
葛剑雄教授结束讲座后,中国农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作了点评和总结,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日新研究员在报告会后也亲切看望了葛剑雄教授,对他不辞辛苦来校作学术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学术报告开始前,葛教授还访问了中国农史遗产研究所,与所中教师亲切交流。
倪根金所长作总结
社科处张日新处长(左2)看望葛教授并合影
葛教授访问农史研究所并与老师合影
(文,杨品优;图,陈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