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人文与法学院农史研究生、历史14级本科生60余人在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谢萍讲师带领下,赴东莞市进行为期一天的古村落实践教学和文化遗产考察。
同学们在南社古村落听讲解员介绍古村历史与民间文化
科技史毕业生刘冬莹文物干事在讲解
师生们首先参观了位于茶山镇的南社村南社明清古村落。南社古村是中国传统文化名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景区。村落环绕长形水塘而建,祠堂、民居、庙宇错落有序。里巷、古井、围墙布局有道,见证了古村落岁月的沧桑。南社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有十多人中进士、举人。南社现存古宅二百多间,类型之多,广东少有;现有明清祠堂、居民、庙宇、里巷、门楼、围墙、古井、古墓、古塘于一村;建筑物融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南社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了解明清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课堂,是研究广府建筑文化的典型实例,是岭南地区一颗亮丽的明珠。天朗气清,师生在岭南3月的春风中,感受着古村落别致的美,在有着53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下合影留念。师生沉浸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引人入胜。
村委、金牌讲解堂哥的精彩介绍
师生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古树区的古树
观看古树区
参观完毕,师生们马不停蹄又奔赴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北面的牛过蓢古村落。古村于南宋末年立村,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古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居80多间,祠堂、书屋、里巷、古井,古色古香。牛过蓢古村落的规模虽然比南社和塘尾略小,但民居、祠堂、书屋、里巷、古井、围墙、池塘、榕树群等样样皆全,保护得非常完好。我们参观了古村的农业工具和生活器具,其中农具有龙骨车、犁、禾拉、铁梆、基梆、转耙、水车等几十种。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对农具的近距离观察,对于课堂上书本中对于农具的记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次体验。古村四周,茂盛参天的古榕和翠竹相互掩映。这一原始生态、风水布局非常壮观,这在所有岭南古村落中是十分罕见的。里面生长着45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最老的一棵大叶榕已有700多岁,各种鸟群栖息嬉戏着。大片的原生态竹林和几十棵过百年的古树环抱着古村,形成独特优美的生态环境。初落疏雨,淡风轻摇,春日古村风景好,流连往返。
师生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合影留念
餐后师生们驱车赶往莞城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厅分别由序厅、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厅、莞味区、莞香区、莞风区、传习区、莞韵区、莞音区、后厅九个部分组成。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做工精湛,气势磅礴的千角灯,颜色艳丽,形状对称,以红色为主色调,绽放着喜气和祥瑞,点缀着整个展示厅。在解说中我们更详细地下了解莞香的制作技艺,赛龙舟、七夕乞巧等传统习俗。麒麟制作、醒头师制作、憨态可掬的茶山公仔等非遗文化,也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作为东莞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窗口,非遗展厅集旅游、非遗知识普及、非遗产品研发、非遗理论研究为一体。参观结束,师生合影留念。
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了粤中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 年),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可园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 、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结合在一起。亭台楼阁,山水桥树,堂轩院,一并俱全。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整体庭院的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各类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创建人张敬修投笔从戎,官至江西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面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居巢、居廉也曾居在可园十载,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
正如诗人郑献甫寄可园主人张敬修诗中描述的一样“萸囊菊枕俱闲玩,冒雨归来正夕曛”,下午六点调研组在倾盆大雨中返回学校,但也还是意犹未尽。此次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加深了我们对岭南传统村落和东莞地方文化具体而深入的感受和认识。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实践教学和受益匪浅的课外拓展。
本次实践教学得到了东莞市政协、茶山镇村组织、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可园博物馆等大力支持,特别是东莞市政协文史委李炳球主任、科技史毕业生刘冬莹文物干事积极帮助落实考察点,并牺牲周六休息时间陪同、指导考察。
(文,辛月;图,林雅斯、倪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