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东,人才辈出,特别是佛山市南海区文有康有为,科有邹伯奇,工有陈启沅,武有黄飞鸿,地杰人灵,是科技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好地方。结合课程教学, 3月25日,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09、10级研究生在任课老师倪根金教授的带领下,赴南海区进行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与实践教学。刘玲娣副教授协助带队。
师生们首先考察了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简村绮亭陈公祠内的陈启沅纪念馆,陈启沅(1834—1903),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的创始人,中国工业化先驱。他首创机器缫丝,1873年在家乡简村创办了我国首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并撰著有《蚕桑谱》、《周易理数会通》和《算学》等科学著作。此馆为清代二进四合院式硬山顶建筑。在南海区博物馆袁进馆长及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陈启沅的生平事迹、创业过程,特别是通过复原的缫丝设备对缫丝原理及过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通过展厅内的系列实物与图片对我国传统种桑养蚕的主要环节与步骤也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蚕桑园里,同学们看到陈启沅亲手栽植的三株桄榔树和由我校移栽至此的桑树,倍感亲切,纷纷留影纪念。
康有为故居和纪念馆是此次实践教学的第二站。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中国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并撰有《新学伪经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著作。纪念馆位于南海区丹灶镇银河苏村。在纪念馆女馆长亲自讲解和引导下,同学们通过文字,图片,直观地对这位著名变法者的生平及事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领略了康先生“敢为天下者先”的勇者风范,潜移默化地对参观者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悉知康有为还是我国近代创办股份制农垦企业的先行者。康有为故居位于其纪念馆的右侧后面,是一座凝重、古朴的清代青砖建筑,一厅二房两廊。身临其境,可以感受到当年康先生在此生活、学习的气息。
中午,南海区博物馆在当地海鲜店设宴款待来访的师生,倪教授代表农史室对博物馆十年来始终如一地在食住和参观方面无偿支持科技史实践教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向博物馆赠送了农史室老师编著的《
百年图史》、《纪念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等研究成果;博物馆也回赠《南海市文物志》、《南海市文化艺术志》等著作。
下午,考察队参观了素有“ 近代广东第一位著名科学家”、“中国照相之父”之称的近代科学家邹伯奇故里。邹伯奇(1819~1869 ),清代著名百科全书式学者,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机械、地理、测量学等都深有研究。他独立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比西方仅晚4年;还曾参与测绘画出中国第一张有经纬线的中国地图。并著有《格术补》、《摄影之器记》、《磬求重心术》、《求重心说》、《乘方捷术》等科学著作。伯奇纪念馆位于大沥镇泌冲社区的伯奇公园里,陈列有与邹伯奇科学活动相关的实物、图片和后人研究成果与报道。通过观看和邹氏后人讲解,许多同学对这位躺在深闺尚不为多数人知道的近代科学大师有了新的认识。在随后座谈会上,镇文化站李站长、社区王主任和邹氏族人多方位介绍了邹伯奇的科学活动和成就,以及学术界研究状况,并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倪老师也深情地讲述了20多年前农史室创始人梁家勉不顾年高体弱三下泌冲村,收集材料,走访村民,认真撰写研究邹伯奇学术论文的历史,号召同学学习梁先生热爱故乡的品格和科研严谨的作风。在考察过程中,纪念馆向参观师生每人赠送一册厚厚的《邹伯奇遗稿》;当地电视台亦就相关问题专门采访了倪教授和部分同学,为这次南海实地考察与实践教学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得到校研究生处、南海区博物馆和南海大沥镇的支持。
(文/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