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院农史研究室、岭南考古中心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合作的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新一期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农史研究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同时也为历史系的考古实践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广东英德市牛栏洞遗址自1996年发掘以来陆续在洞中发现了一批打制石器、少量磨制石器、陶片及大量的动物骨骼。其中,在洞中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对本地区稻作起源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牛栏洞遗址的研究,2009年底,在英德市暨学校老书记江惠生研究员的推动下,农史室主任倪根金教授、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镇洪教授与英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并为此进行了认真准备和规划,其中岭南考古研究中心和人类学博物馆负责考古发掘,石器和动物骨骼分析;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负责地质分析,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主要是对土质和硅质体进行测定,我院农史室负责农业技术及饮食结构的分析。
3月26-27日,副院长倪根金教授带领人类学博士朱嫦巧讲师和科技史研究生黄俊豪赴英德考察了遗址的实际情况,与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省考古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英德市文广电新局等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员确认了此次的跨学科合作的具体工作安排,并参与了考古勘探、布方、工地安排及发掘开工仪式,确保考古工作顺利开展。
稍后,朱嫦巧老师带领09级本科生石蕴慈参加英德牛栏洞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并在发掘的过程中拍摄教学片和考古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操作地层判断、器物筛选、收集标本、制作标签、登录表格、绘制器物图等考古程序,期间还观摩了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系主任郑卓教授地层取样过程。在各合作方同意的前提下,朱嫦巧老师为农史室的考古陈列室收集了几件石器,作为教学标本。这次发现了石斧、石锛、刮削器、砍砸器、石核工具等打制石器,还有蝙蝠、獐子、羊等动物骨骼和牙齿,对于了解距今一万年前古人的饮食结构、生产模式和古环境提供了一批很好的材料。
近日,英德市政府召开发掘工作会,总结了牛栏洞考古发掘的最新情况。英德市政府充分肯定了此次挖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并希望牛栏洞遗址成为文化遗产永久保存下来。
(文/石蕴慈,朱嫦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