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

发布者:园艺学院发布时间:2024-03-11浏览次数:206

一、总体概况

  园艺学科建立可追溯到1910年,是我国设立较早的高等学校学科之一,是 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3年获得授权,是较早获得园艺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园艺学科包括果树学、蔬菜学、茶学、采后科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等二级学科其中果树学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蔬菜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2007年)。园艺学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园艺专业和茶学专业分别于2008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茶学专业2009年列入财政部与广东省共建专业。园艺学科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攀峰学科。园艺专业茶学专业20192021年先后列被列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园艺学科是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之一,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 个。

2022年园艺学科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如下表:

学科编码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090201

果树学 

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果树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果树功能基因组学

果品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

090202

蔬菜学 

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蔬菜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设施蔬菜生理生态 

090203

茶学

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茶树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

茶叶加工与品质化学

茶文化与贸易

0902Z1

艺产品采后科学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新技术及其原理 

观赏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0902Z3

设施园艺学

设施园艺生理生态

设施园艺高效生产

  2022年,我院顺利完成研究生网上面试工作,共招收博士生18人,学术型硕士生55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07人,保持去年跨越式增长水平。截至 2022 12 月,共有在读博士研究生69人,定向博士研究生1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79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88人,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人,留学博士生1人。

  2022 年本学科共授予博士学位6人,共授予硕士学位83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4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38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3人。截至 2022 12 月,2022届毕业研究生整体就业率达91.07%,其中博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89.87%。目前,园艺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3人,正高级职称32名,副高级职称25名,博士生导师27名,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5%。现有农业农村部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等省级人才8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科学家(站长)7名,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2名,岗位专家8名。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程,成立“三全育人”专项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园艺学院“三全育人”落实清单》,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等十大育人体系,开展研究生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和“学院有约”等活动;实施“思政工作一体化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利用课堂教学厚植研究生“爱国主义”和“三农”情怀,坚持上好校院两级新学期“思政第一课”,书记、院长带头讲好“思政第一课”;完善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级思政队伍建设,每年开展“十佳班主任”“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评选,以“名辅导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选优配强专、兼职辅导员、学业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

   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校企、校地、校内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特色党支部”,开展 “欢乐田园”系列等党建项目,开展教工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增强育人实效;加强研究生社区临时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研究生党员引领和辐射作用。此外,实施社会实践平台拓展工程,持续推进“预备党员六个一工程”、“党徽闪亮志愿服务”、“模范引领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茶艺团”、“百花园”等实践育人品牌项目,其中依托茶艺团建设的学生工作精品项目获评为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成立园艺学院“科技下乡博士服务团”,发挥专业特长,提升研究生实践技能。依托园艺校友理事会和茶行业校友分会,聘请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和研究生二导,定期举办园艺大讲堂和园艺前沿学术论坛,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三、研究生培养及相关制度执行情况

1、党政班子统一思想,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

主动沟通协调班子成员,把加强研究生过程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学院的重要工作在班子中形成高度共识。研究生培养重点问题,如培养方案修订、学位点评估、研究持示范课程建设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反馈研究生对学科建设作用等,学院班子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落实。

  2、建章立制,强化人才培养制度化管理

  为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组织制订了《园艺学院研究生课程讲授规范》;《园艺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环节管理及考核实施细则》修订了《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办法》和《园艺学院研究生导师岗位聘任工作实施细则》,完善《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严格执行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办法。

  3、加强研究生导师培训和管理工作。

  加强导师培训工作是本学院导师管理的重要内容,选培并举,研究生导师队伍有“质”有“量”。2022年开展了3场研究生导师专项培训,培训达118人次,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求导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强化责任意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规定了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师德首要”导师岗位选任考核机制,强化新导师年度遴选、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导师岗位任期考核3个关键环节;加强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导师培训交流机制,定期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矛盾,提供交流平台;三是 建立“有效协同”的科研育人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结合、 有机融入;四是鼓励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研究生教改课题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调整课程体系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研究生示范课程;加强导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形成敢于挑战,积极上进的良氛围,鼓励导师服务社会,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乡村振兴;五是建立导师培养质量数据监测平台,对导师学术科研水平、研究生培养过程、研究生培养成效进行统计分析,找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与努力方向;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提高园艺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做法:一是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民族自强和文化自信,二是以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科学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三是以培养实践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四是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全过程监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较好效果。认真贯彻落实研究生培养环节具体标准及考核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及时开展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文献阅读、学术交流、预答辩等相关制度,严把学术关口,加强研究生的过程培养规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支持研究生赴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2022年,有4位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在校研究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质量及影响力逐年增长,其中2022年研究生发表B类以上高水平论文48篇,SCI收录42篇;2022年度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4项、校级6项,攀登计划获广东省立项2项,“丁颖杯”暨“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特等奖1项,“丁颖杯”发明创意大赛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或主要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8项,授权专利23项,参与省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社会实践年均200 余人次,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2、加强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培养研究生提供保障。

  开展研究联合培养基地申报工作,加强教学基地及实验室等教学条件的建设。根据园艺学院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各专业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大幅增加,2022年新增4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省级校示范基地,有力支撑研究生科研实践;基本满足园艺学院研究生实践实训要求。

学院重视研究生培养的硬件设施建设、教学投入、学习保障、奖助学金、机构建设、制度建设、专职行政人员配置等,学院利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园艺学科建设经费和国际班联合办学收入以及其他创收经费,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硬件和培养过程的教学,加强了实验中心实验设备、研究生实习校内基地和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投入,同时保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以及通用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经费,也兼顾研究生教改课题配套和成果培育的扶持。为支持研究生学习发展,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待遇,激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本学位点构建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定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除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还根据学科特色设立的各类社会奖助学金,以及“三助”岗位津贴,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生活支持,奖助体系覆盖本学位点所有学生,贯彻落实奖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理念,建立健全长效、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

  3、加强产教融合,深入探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新模式。

  积极促进科研创新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与企业联合建立南方荔枝产业研究院、大埔蜜柚研究院等平台,激发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聘请园艺专业领域行(企)业技术骨干参与《现代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园艺)》等3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将国家、省、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与团队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坚定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在服务 “三农”的生动实践中施展才华,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以上竞赛获奖8项,省茶艺师技能大赛获银奖等 4 项。学生参与省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社会实践年均 200 余人次。本学院积极开展园艺技能培训,鼓励研究生参加培训考试或者职业技能竞赛,拓展专业技能,扩宽就业渠道。

  4、制订研究生课程讲授监督和评价规范,加强毕业论文选题指引及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监督。

  根据学校的制度,制订适合我院研究生的过程培养制度,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评优,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园艺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环节管理及考核实施细则》,2020级专业硕士继续全面进行成绩考核;继续开展党政领导与研究生座谈会,了解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为全面改善研究生培养过程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依据;引入分流淘汰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在研究生开题、论文外审、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严把质量关;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服务,锻造研究生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管理体系。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突出特色,培养适应学科发展的人才。

  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园艺学科突出三个重要特色一是突出南亚热带园艺特色二是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有机结合三是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高素质”,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和科研创新型人才,满足大湾区乃至国家对园艺人才的需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学科未来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国内外影响,增提高生源质量,规范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同时,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办法》、《园艺学院研究生导师岗位聘任工作实施细则》,制度层面给予保障,2022年开展2批校外第二导师的聘任工作,共计聘任校外第二导师50人。

  2、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严格落实学校对研究毕业对学术成果的要求。坚持开题报告制度,毕业论文试答辩等,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近年全部通过相似性检测,匿名送审论文全部合格;申请学位研究生均获得学位。

  学院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综合研判学位论文“问题风险环节”与“问题风险学位论文”,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相似性检测、送审、答辩、学位讨论等环节,实行“问题风险论文”质量重点跟踪,严把质量关;严格落实博士生毕业对学术成果的要求,研究生论文全部通过相似性检测,匿名送审论文全部合格。2022年我院共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改革

进一步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瞄准薄弱领域精准发力,提升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合作交流高质量课程教材等方面与研究生教育的功能和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瞄准薄弱点精准发力,集中改进,改进研究生教学、实践训练条件不足等问题,同时优化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

  3、夯实基础,培养学科核心竞争力

 目前园艺学科的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在人才培养和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发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要着力培养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集中发力,培养学科特色专业及优势,吸引人才。

 

 

 

 


Copyright 2020 园艺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cd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园艺学院 邮编:510642 行政办公室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 园艺青年二维码

  • 网站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