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更好地统筹广东省农业科技优势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9月21日,以“越联越紧 粤创粤新”为主题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换届暨第二届广东农业(大豆)产业科技大会在我校举办。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出席大会并致辞。
本次大会既是联盟换届会,也是全省大豆产业科技的总结会、动员会。大会聚焦“南方大豆”主题,具有科研代表性、产业引领性,将汇聚农业创新优势资源,助力我省大豆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厅、教育厅以及各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大豆产业企业代表,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单位代表等共500余人出席会议。
助力南方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豆起源于我国,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举办“南方大豆”主题农业产业科技大会,既是 作物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以来的一次专题汇报,也是响应国家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排兵布阵。
李凤亮书记致辞
“ 作为联盟第二届理事长单位,积极谋划和参与联盟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李凤亮在致辞中介绍了联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工作的进展。大豆是华农“双一流”作物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学校早在1992年就布局启动南方大豆研究工作,聚焦热带亚热带的大豆研发工作,建设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为国家大豆产业构建了南方种质库、技术高地、人才中心。他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联盟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平台优势,凝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力量,共同助力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年海、刘宝辉、苏国万作报告
会上,我校教授年海、广州大学教授刘宝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苏国万分别围绕广东大豆产业科技成果作报告。年海教授回顾了华农大豆团队“三十年磨一剑”、致力于解决“北豆南移”育种问题的历程。目前,团队已汇聚起全球1万余个种质资源,育成1000多个核心种质资料,审定了32个高产优质大豆品种,获得品种保护权39个,育成了5000多份稳定品系,并配套探索了轮、间、套种十多种栽培模式,在华南及热带亚热带地区累计推广面积1500多万亩。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广泛开展大豆科技联合攻关。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入驻“湾区种质数字港”
会上还举行了南方大豆1万余份种质资源入驻“湾区种质数字港”的启动仪式及南方大豆种业繁种基地签约仪式,超1000万个基因、表型等组学数据将陆续“并网”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汇聚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力量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于2015年成立,是全省涉农高校、地市农科教单位、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协作平台,现有联盟成员单位335个,其中企业267个。联盟致力于整合全省农业科技产业力量,“串”起专家“链”起产业,打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全过程。因市场导向特点和科技产业融通成效突出,2023年被国家认定为区域标杆联盟。
联盟交接仪式
据介绍,联盟始终按照“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建设新思路,探索新机制构建新格局,围绕科研联合、科技协同、科教融合和对外交流四大版块叠力发力,发挥了农业基础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作用、产业科技支撑的主力阵地作用,有力促进了原创新成果产出,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同心协力”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我校科学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谢青梅在会上作第二届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报告。第三届理事长单位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接任。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窦鹏辉讲话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窦鹏辉对联盟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探索源于产业、围绕产业和服务产业的科技产业融通机制给予肯定,对专家通过联盟媒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寄予厚望。他希望广东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重要农产品优良品种,同时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联盟运行体制机制,真正做到“联心、联力、联利”。
广东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联盟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集中优势,做到瞄准需求、形成集群、提供方案、打造实体、创新机制,强化农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广东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会议由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 、广东省农学会、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承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广东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协办。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换届大会由第二届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陆华忠主持。第二届广东农业(大豆)产业科技大会由 副校长仇荣亮主持。
图文来源: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