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时政要闻

国有四维 礼义廉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出自《管子·牧民》,原话是“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一曰义,一曰廉,一曰耻”。《牧民》是《管子》一书的首篇,维即总纲,四维即四种纲纪,“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由此可见管子对四维的重视程度。管子认为,四维能够引领规范民众的行为,它是国家的四根精神支柱,支柱立则国家兴,支柱废则国家亡。这一思想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的治国理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在维护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规范社会秩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指出“克己复礼”,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意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先贤对于礼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强调到了极点。我们不能说礼是万能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没有礼是万万不能的。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来。

作为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礼有制度规范,侧重于外在的约束,而义、廉、耻则是三种自律性的道德,侧重于内在自觉意识的培养,以期达于完美的人格。

在古人看来,“义”,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而且是一种理想人格。“义者,宜也”,意指公正的、合理的、应该做的。《论语》中多次将义与君子联系起来,如“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义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在古人眼中,义是规范人们言行的尺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讲公义不计私利,讲大义不计小利,方能称之为义,否则称之为不义。按义的标准待人处事,谓之讲义气,或称义士,否则就叫不义气,称作不义之徒。

在中国古代,廉是指对待财物的一种正确态度。古人云:“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的基本要求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古人从不同的侧面来论述廉的价值和贪的危害。管子认为,廉就是不包庇坏人,不心藏私欲,即“廉不蔽恶”。白居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他做了三年刺史,离位时所带仅天竺山两片石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体现了经世济民的人生理想。他一生心忧天下,开一代廉风,死后入殓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找不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是美德,廉是家风;廉是清风,廉是正气;廉是天理,廉是人心。

至于“耻”字,古人更是多有表述且晓畅明了。在《论语》中,“耻”总是被反复提及。比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孔子看来,知耻是如此重要,不知耻则不知为人。正如孟子所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知耻不仅关系到个人品德高下,而且关系到国家兴衰和社会安宁。一个缺乏耻感的社会必然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一个人无论运用多么卑劣的手段,只要获取了世俗利益,就会得到众人的承认甚至追捧——这多么可怕!

礼义廉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塑造着中国国民品格,是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追求,承载着人们的精神信仰,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所推崇。康熙皇帝亲作《四维解》,认为“言礼义而并言廉耻,可以警动天下而兴起其为善去恶之心”。孙中山先生主张要以礼义廉耻教化国民,并亲自设计和推广中山装,解释中山装的四个口袋分别代表礼义廉耻,提倡人们要依照四维随时检点自己。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先贤圣哲提出和推崇四维,其实也是在推崇以德治国,它同构建严格规范的法律体系一样,都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须臾不可离开和偏废。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意高远,内涵深邃,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礼义廉耻的精神内涵。今天我们讲礼,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心有敬畏,行不逾矩;讲义,就是要讲民族大义、国家大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见义勇为,非义不取;讲廉,就是要奉公守法、公私分明,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讲耻,就是要知荣辱、明是非,积极求荣免辱,维护做人的尊严。(心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