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广东中衡山论坛——“园艺作物科学”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者:人力资源处发布时间:2020-12-04浏览次数:145

第九期广东中衡山论坛——“园艺作物科学”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12月4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主办,园艺学院和校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第九期广东中衡山论坛——“园艺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在我校红满堂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咸春龙、广东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有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主持。围绕“园艺作物科学”这一主题,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宏斌教授、广州大学孔凡江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张忠华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翟继先副教授分别和现场200余名师生分享了园艺作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共同交流和研讨园艺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咸春龙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领导、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东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区域间交流和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农兴农,将现代生物技术和园艺行业的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通过知识交流和前沿先进科技的探讨,为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科技处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设立了现代种业、精准农业、食品安全、智能农业这4个方向,依托广东省农业战略型产业的发展机遇以及 园艺重点学科优势,加强科学技术在果树、蔬菜、茶叶、设施、采后上的推广与应用,她希望省内外相关单位和科研人员群策群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聚集科研和产业的优势力量,营造现代园艺产业和技术资源共享的一个合作平台,共同促进广东省现代园艺等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与推广应用,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从中国茶叶产业的基本概况、创新驱动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研究与茶叶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报告。刘仲华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茶业发展与我国多项国家战略有关,从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着手积极促进茶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宏斌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的团队在植物光合作用方面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从细胞核调控叶绿体功能的途径、叶绿体向细胞核的反向调控、叶绿体和细胞核中某种蛋白的协同调节机制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广州大学孔凡江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的分子遗传基础方面的内容,大豆在驯化、选择过程中形态学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孔凡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适应不同纬度、日照时长的核心基因的变异规律和选择规律,指出一个基因的变异与利用改变了世界大豆的种植和贸易格局。

 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在报告中从柑橘驯化的认识与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无性繁殖的嫁接技术,向我们介绍柑橘嫁接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交流与互作,如遗传物质从嫁接部位的转移,对品质、花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研究员从西瓜果实成熟与品质形成的进化机制方向入手展开分析,他认为,西瓜从野生进化到栽培的过程中,与品质相关代谢基因发生结构变异。未来改良西瓜品质应重点在于改善与协调关键基因的调控。

 南方科技大学翟继先副教授在报告中针对转录后剪切调控植物基因功能机质进行详细的讲解。在他们团队的努力下,基于Nanopore技术开发了一套针对染色质结合的新生RNA进行全基因组水平全长测序的方法。

 青岛农业大学张忠华教授在报告中对葫芦科作物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对冬瓜、黄瓜、甜瓜、西瓜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分析了葫芦作物的驯化历史以及一些常见的基因收敛驯化,发现基因表达模式有助于找到更多的特征基因。

 目前,我校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广东中衡山论坛”已成功举办九期,本期“中衡山论坛”的主题聚焦“园艺作物科学”,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前沿科学技术以及研究发展趋势,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了园艺学科领域内科研技术、创新驱动的合作交流。(文/园艺学院 刘志鹏 魏思煊 陈冬森  图/园艺学院 王泽军 丁玉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