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
1993年设立会计学专科专业,1997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厚积薄发,2015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获得授权,2017年正式开始招收会计与财务管理硕士研究生,2018年增列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19年开始正式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位点只招生全日制研究生,2019年共招生15名学生、2020年招生26名学生、2021年共招生31人、2022年招生28人,招生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已完成2019级和2020级两届学生的完全培养。
随着新的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学位点专任教师和行业指导老师队伍进一步扩大。目前,共有36名专任老师,主要由16名指导老师(其中有15名老师也是课程老师)和20名任课老师所组成。行业指导教师队伍也扩充到30人,绝大多数行业指导老师是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财务从业人员。此外,随着近两年经管学院年轻老师聘任的增加,学位点专任教师队伍中年轻博士越来越多,师资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更加合理,专任教师队伍正朝年轻化和国际化发展。
二、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党建引领和课程思政,让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实施党建学思论坛、社区党建课堂、经典微评论等亮点精品项目,落实辅导员支部融合联动研究生党建长效机制和师生支部结对共建。
依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精品项目和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建设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推动专业与思政同向相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通过新培养方案中《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必修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明确了会计人员应践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道德。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建立“教务员-辅导员-任课教师—学业导师-教学督导”五方联动的教学监督机制,每门课程都开展教学评价同时也加强对学生上课状态的监督管理;严格实施开题报告评估+中期考核+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四环节”制度,由开题报告审核小组对论文开题进行评估,中期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淘汰与延期,通过预答辩确定是否参加正式答辩和论文修改,论文采取双盲评审,依据《 学术论文评价方案(试行)》最后由学位分委员会对论文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认定,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学位论文严格实行公开答辩,接受社会监督。本年就有一名学生因学位论文未达到会计专硕学位论文要求且超过培养期限而被清退;聘请知名校友和企业高管担任行业指导导师,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教务员、校友“五维”联动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落实了新的会计专硕培养方案的执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研究生课程体系,进一步落实了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本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课程获得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支持,此外在学院的经费支持下每门专业课都基本自建案例库,每个案例库都有8个以上反映最新会计学科理论与实务的案例;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拓展研究生实践能力,本年新建了1个院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及3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学院和系部组织师生进行相关培训会和报告会5场,有效预防学位点学术不端行为。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近年来,研究生生源质量总体有所提升。随着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近两年报考本学位点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招生录取分数也逐年提高,2022年初试分数线为225分,高于国家A线30多分,录取的学生包括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及 等重点大学;在课程中增加了《管理案例理论与实务》课程,学生基本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来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水平总体提高;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和乡村振兴背景,越来越多学生参与“三下乡”和导师产业岗位项目的调研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就业选择也更多元化,更愿意回归农业和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吸引优质生源报考,稳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
(2)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流程,既重视过程管理,更要重视结果管理,通过结果管理来优化过程管理;
(3)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与企业共同构建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与人才输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