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南方日报】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路径

时间: 2018-12-11来源: 南方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必须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促进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实现广东食品安全共治共享走在全国前列,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使命使然,也是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环节、多部门,涵盖多要素和多主体,亟须以科学系统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协同创新。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以系统为视域,以创新为驱动,以协同为手段,以惠民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开拓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时代新篇章。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借鉴已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若干思路探寻广东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实现路径。

全链条覆盖,实现食品安全网络化控制。食品安全监管从田头到餐桌,涵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监管面广、监督对象多、监管人员不足等现实窘境。从供应链系统整体视角出发,以食品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为主导,构建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络,用“互联网+”等新举措,推进互联网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广泛应用。

全部门联动,实现食品安全协同化监管。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实现农业、食品、卫生和科技等多部门联动,多规合一,构建“1+N”食品监管制度体系和团队,形成合力推进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全产业规制,实现食品安全法治化保障。基于食品产业投入品、农药、化肥和添加剂、车间、人员、技术等资源要素,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许可制度、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和抽检监测制度等,为食品安全提供法治化保障,是实现广东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有力举措。例如,2017年6月1日起,广东全面施行《食品安全管理员管理办法》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完善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员档案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全社会参与,实现食品安全多元化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必须调动多方主体积极性,实现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为此,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担责、行业自律、消费者监督和媒体传播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参与。工作重点一是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加强媒体传播管理。媒体应向消费者开展食品安全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应将食品安全科学知识送企业、送校园、送农村,通过建设科普网站、举办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以及开展微信营销等,提升食品安全科学传播的权威性、生动性和易用性,营造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社会氛围,在全国做出积极示范。

全方位追溯,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支撑。目前广东已建设起日常监管、检验检测、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等四大食品监管信息应用平台系统。“智慧食药监”数据中心共归集了全省食品追溯数据3.5亿条,建立省、市、县、乡镇各级各类监管网格4200多个,覆盖全省100多万家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归集2016年日常检查信息54075条。广东已基本实现对省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一罐一码”的精确追溯,对省外品种按生产日期追溯,实现了从生产到流通、销售全环节的追溯。可追溯信息化支撑将以往分段监管的“点监管”变为全环节相通的“链监管”,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精准化。在此基础上,广东应进一步推进食品可追溯系统建设,尤其对猪肉、牛肉、家禽、渔产品和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以及餐饮业进行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食安广东”大市场。

全过程防控,实现食品安全动态化维护。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首先应在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体系方面进行突破。广东于2007年在国内率先颁布、2016年修订的《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使全省食品监管职能和方式正从注重事前行政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要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应做到未雨绸缪,树立危机意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食品伤害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和食品召回制度,做好食品伤害危机的预防、预警、公告、召回、整改和归档等动态化维护,让食品安全成为常态化工作,从而确保广东在保障居民食品安全、落实食品安全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列。(张 蓓 文晓巍)

Baidu
map